Translate

2025年4月26日 星期六

夜丘白探花:Bruno Clair «En la Rue de Vergy» Blanc四個年份盲測

說明:

本文探討的夜丘白葡萄酒,品種以Chardonnay為主體,可以接受混合小比例的其他品種;以Aligoté品種釀造的品項並不在本文探討範圍,特此說明。



前言:

夜丘的風土傳統上還是以種植黑皮諾見長,但局部地塊的持有者有不同的想法,會種植並釀造白葡萄酒,主要會以Chardonnay為主,也就是我們口中通俗的說法:「夜丘白」
若干優秀的夜丘白具備複雜的香氣與驚人的張力表現,甚者呈現超持久的尾韻,往往令伯恩丘一坨ooxx釀的不知所云又很貴的白酒汗顏,其風格特殊,大數據不易歸類,更是盲飲局的殺手(某台灣盲飲冠軍曾經猜錯…)



OUTLINE

一、為什麼是Bruno Clair «En la Rue de Vergy» Blanc ?
二、盲測與解析
三、認識«En la Rue de Vergy»
四、誰是第四名 ?
五、列舉其他夜丘白
六、結論
銘謝




一、為什麼是Bruno Clair «En la Rue de Vergy» Blanc ?

你很有錢基本上可以天天開Musigny Blanc沒事的,貴為夜丘白之巔,不管你當下開的時機是否真的好喝,此酒的氣場比肩Montrachet夜丘白太上皇般的存在!但在現實世界裡,喝過Musigny的人少之又少,更遑論更稀有的Musigny Blanc …

相對於Musigny BlancDomaine de la VougeraieVougeot 1er Cru «Le Clos» Blanc Monopole ,親民多了也是我個人蠻喜歡的一款夜丘白,雖然不是100% Chardonnay,但配角比例很低(95 % Chardonnay4 % Pinot Gris (Pinot Beurrot)1% Pinot Blanc)近年來市場零售價雖有上漲,但依此酒質,尚在可以接受的範圍。此酒的細緻度與複雜性兼具,特別優雅精巧,非常耐喝。夜丘白榜眼當之無愧。



本人經過N+1年的尋尋覓覓以及反覆比對,夜丘白探花之銜,我願意投給Bruno Clair «En la Rue de Vergy» Blanc,此酒架構宏大,酸度高張力強,香氣變幻複雜,口感扎實尾韻悠長,吞嚥後唇齒留香,P.A.I.( Persistance Aromatique Intense)超長,但欠缺一絲細緻度…
儘管此酒還這麼多優點,但有以下三項「重大」缺點:

1.
名氣不夠大:傻白甜聽都沒聽過,韭菜難以收割
2.  B
格不夠高:帶出場沒人認識,拉不起主人的B
3.
價格不夠貴:100鎂的局都上不了,直接被鄙視



也正因為上述缺點,此酒不易被黑心酒商炒作(除非代理商本身就是),屬於進階版巷子內的酒款,凡人尚可用合理價格取得,阿彌陀佛!


二、盲測與解析

單獨喝不同年份,總感覺似曾相識般的畫面,這次做個小垂直,對比一下年份的差異。
一次盲測四款已經是我個人判斷力的極限了,其他更多年份的盲測,留給有興趣的酒友嘗試…


2025/04/02起至2025/04/18止,為期16天的馬拉松式的盲試整理表格如下:

標的:2014/2015/2016/2017四個年份的Bruno Clair «EN LA RUE DE VERGY» Blanc
場地:淡水4F小飯館(新北市淡水區北新路182322F)
陪喝:餐廳老闆Jacky Chen,一起參與盲飲並分享心得
杯子:RONA Celebration波爾多杯(660ml)
醒酒:開瓶後一小時再入杯
模式:盲測,錫箔紙包覆,外觀編號ABCD,然後文字表述各款特色
(
備註:因為本人採購的供應商不一,有一瓶沒有蠟封的是2015年,全數割除瓶口封蠟與錫封,錫箔紙包起來一起上場)



日期/
時間

A

B

C

D

04/02
10 :30

統一開瓶後,不入杯,只聞瓶並瓶醒至11 :30打包前往餐廳

果香濃郁,帶有溫潤的桶香

果香次濃郁,比A稍淡,帶有一絲生青氣味

稀,淡而無味,氣味悶,有點乾澀感覺

無清新的果香,但帶有熟成鳳梨罐頭香氣,明顯熱帶水果味,感覺有點重口

12 :30
入杯香氣

中等,有點小還原香

中等偏多,入杯果味最明顯

香氣平淡,稍有生青氣息

尚未綻放但可感覺醞釀爆發

12 :30
口感

還原味(硫醇香),當下酒體四支之冠

類似A但整體小半號,比A更有一絲甜感

些微硫醇味,酸度四支之最

集中度介於AB之間,入口後段集中度超越A

13 :30

硫醇味越趨明顯,越來越像某Mesursault的風格

小清新,果味鮮活為四支之冠,像2013的白

小硫醇味,生青感,不太討喜

濃縮感,香氣尚不奔放淡口感越趨濃郁,桶香加持

14 :30~ 
15 :30

果味掉一些,酒精感凸顯,有點喝威士忌的幻覺

A但表現小半號,唯果味始終維持清新感,AB神似但A依舊濃於B

稀稀淡淡,層次扁平無趣,入口酸度高,四支之冠,口感隱約咀嚼出薄荷感。

集中度拉滿,甜香感、糖漬、蜜香等層次複雜,強度直逼M.Chapoutier Hermitage Chante-Alouette



日期/
時間

A

B

C

D

04/03
20 :30~
23 :30

從冷藏取出,直接倒酒等回溫。(保存狀態為塞子塞回,立放)

果香中等濃郁(有掉一些),香氣集中度高,硫醇味漸散但還是存在,也出現糖漬感,入口也有些許薄荷涼感,有酸度但尾韻一絲苦味,甜香桶味

酒體細膩,溫潤綿密,持續力強。酸度非常宜人,穠纖合度。當下四支裡面最順口、最舒服。有點柑橘調性,像未過桶的Chablis風格,很果!桶香悠然淡雅

酸度拉出,尾韻一絲苦感,趨平淡,乏善可陳的酒體

熟鳳梨氣息,糖漬感超重,酸度拉出,今日演變酸度四支之最,酒精感重,一絲涼感,層次多變化



日期/
時間

A

B

C

D

04/06
19 :30

低溫狀態
(
15)

從冷藏取出,直接倒酒等回溫。(保存狀態為塞子塞回,立放)

酒體緊實,依舊有少許硫醇味縈繞杯中

溫潤桶香,酸度中庸,平順易飲

酸度高,些許生青味

濃縮感,香氣集中度高

室溫狀態
(
20)

稍有酒精感

果香細緻,平順可口

酸度高,生青味,反轉存在一絲硫醇味

綠巨人玉米罐頭香,糖漬感濃郁,黃油(奶油)香氣,尾韻略帶苦感

四小時後

AD開始神似,酒精感明顯,集中度佳不潰散,尾韻口感帶結構

果香撲鼻

酸度掛帥,酒體扁平無力,尾韻帶小收斂感,空杯像某款2013Santenay白酒

濃縮感不散,持續力驚人,集中度拉滿,白甘蔗香氣,涼感若隱若現,尾韻微微苦感但不明顯

空杯
香氣強度

D>A>B>C




日期/
時間

A

B

C

D

04/08
21 :00~
23 :00

整體表現類似04/06的描述

AB調性雷同,但經過6天,A依稀存在硫醇的還原香氣,其餘果味主導,隱約帶薄荷涼感

果味有點掉了,些許薄荷涼感出現

生青味較明顯,酒體空洞,入杯後潰散快

糖漬感依舊,尾韻帶些微苦感





日期/
時間

A

B

C

D

04/10

從本日開始,四款酒體變得較孱弱無力

已經無硫醇還原香氣,果味幾乎掉光,桶味主導,此時此刻酒精感四支之最

出人意表,果味突出依舊,持續力佳,口感柔順耐喝

只剩酸度

糖漬感貫穿全局




日期/
時間

A

B

C

D

04/12

一絲尚存的狀態

酒精感挺住,其餘孱弱衰老,AB風格越來越趨近

香氣掉光,像一款來自Puligny大區,有點索然無味

酸度支撐,本輪表現反倒比AB持久一點,後段有迴光返照架式,空杯無味

本輪AD表現稍強,糖漬風格已經弱化,杯中溫度上升後回歸,酒況宛如強弩之末的態勢

空杯狀態

孱弱果香

無味如水

一絲尚存





日期/
時間

A

B

C

D

04/18

準備揭曉

整個風格退成類似來自Mesursault的大區,尾韻為苦,些許玉米醬香

A表現,但酒體強度略遜於A,尾韻也有苦感,口感淡而無味

已經不像Chardonnay了,很酸,香氣變得有點像Vionier,帶淡淡點桃子香氣,尾韻也透出苦感

糖漬感依舊,最終還是回歸像極了北隆河的Marsanne,已經不像Chardonnay


為期16天的馬拉松式盲測,於今天畫上句點,由於盲飲經驗不足以讓我對夜丘白的年份有精準的推測,過程中盡量描述到位,未揭曉答案之前,您可以推測出是甚麼年份的酒嗎 ?



謎底揭曉:

A---2016
B—2017
C---2014
D---2015

您猜對了嗎?

酒款解析

根據盲測紀錄以及最終揭曉的答案,我製作出一份以感官體驗推測下的氣球圖如下,有助於酒友們對這四個年份表現的判定。



採購建議(純個人觀點)

在答案揭曉後,回溯為期16天的盲測過程,來個”Monday-morning quarterback”評論也是必須的….

A---2016
教科書上描述2016Morey-Saint-Denis的大年果然不假,這次個人親身體驗,紅酒確實如此,沒想到夜丘白也沾光了,酒體強勁有力,直逼2015,可惜集中度還是略遜2015一籌。這款酒陳年實力佳,可以在放5~8年,相信會更好。

B—2017
這是一個討喜的年份,可以喝了不用刻意陳年,享樂派風格。盲測過程呈現的表徵也確實印證這件事,他很果,柔順耐喝,香氣持續力強,酒體相當平衡。這是一款凡人可以喝的酒,適合種場合出現,他的表現會很突出但不突兀。

C---2014
很多國內外葡萄酒媒體表示2014是白酒大年,但布根地本來就充滿例外……OOXX
這款2014年表現的相對孱弱,有愧於夜丘白探花的封號,我不會再買了。

D---2015
因為這款酒我買了兩箱,已經喝到很熟悉了,所以即使盲測我也很有感是2015但還是得走完流程。這是一個布根地的大年無誤,沒想到強度輕易超越2016而且進入超級賽亞人的階段,盲測過程我多次提及北隆河的Marsanne,其實一點也不虛假,他的強度與集中度已經可以到達這個地步了,但他畢竟還是Chardonnay真身,酸度比Marsanne高很多,這是一款酒強度幾乎可以比肩Musigny Blanc的年份,建議收藏,讚嘆ing


每個年份都會有些差異,在2025年四月的三場品酒會中,我安排了2018年份的«En la Rue de Vergy» Blanc做為壓軸酒款,這個乾燥少雨的年份呈現出厚重的酒體,不同於2016的濃郁果香及2015年的濃縮糖漬感,而是散發出明顯的蜜香,相當有趣的夜丘白。值得下一回與其他心年份盲測探討。


三、認識«En la Rue de Vergy»

本文最枯燥的章節出現

命名的由來:

法文名叫«En la Rue de Vergy»的這個Climat位於布根地Morey-Saint-Denis產區南側Clos de Tart(大德園)的上坡處一小部分區域甚至延伸到Bonnes Mares上坡處本園的更上坡還有一個面積更小一點被稱作«Rue de Vergy»的葡萄園。

1966年的121Bonnes Mares北面的鄰居Clos de Tart申請葡萄園擴充核准將其圍牆內一塊約0.278公頃屬於Les Bonnes MaresLieu-dit合併到Clos de Tart所以Clos de Tart特級園包裹了名為Les Bonnes Mares》的Lieu-dit(擴充後的面積為目前的7.5328公頃


En la Rue de Vergy」這個名稱的由來是經過歷代人的誤植、推測、聯想後成果。
照法文字面意思中文可以譯為 “維吉之路維傑之路事實上跟沒有半毛錢關係
因為雖名為在法國IGN地圖中(IGN= Institut national de l’information géographique et forestière= Institut Geographique National)也沒有登錄這條路。


En la Rue de Vergy」以及其後方更上坡段一塊叫「Rue de Vergy」的葡萄園位於樹林邊緣旁的坡頂區域。兩處Lieux-dits名字的來源跟路無關而是跟水源有關。這裡的水源的源頭則可能來自山頭左側高處的上夜丘,一個在chambolleAmbin背斜谷山區的Lieu-ditLes Fontenillottes》,古代布根地語簡稱Fontenil(small source,小泉源),這些小水源頭會產生Ru(stream,溪流)。後來這個“Ru”被人誤寫成同音字“Rue”(),並被加了陰性的冠詞la...於是前半段la Rue形成了......

因為此兩處Lieux-dits有條路到上夜丘產區的Val de Vergy (Val=valley),這裡水源豐沛,並可以經由水道流到此兩處Lieux-dits,於是來自Vergy山谷的水源演變成En la Rue de Vergy(及其上坡處的Rue de Vergy)

«En la Rue de Vergy»位置與地質:


葡萄園位於
Morey-Saint-Denis村的南邊高坡處,走在D122(Route des Grands Crus,特級園之路)道路往Chambolle村方向,右手邊山坡可見,當葡萄藤尚未發芽之際,一眼望去一片貌似皚皚白雪的地塊。


葡萄園平均海拔約320米,Bruno Clair在酒莊創立初期就擁有這裡的葡萄園了,他除了種植黑皮諾之外,還有挪出0.5780公頃種植Chardonnay,目前的Chardonnay葡萄是1996年種植的。


基於對夜丘白的愛戀,我曾經在2019/02/26親自踏上這塊貧瘠的小坡,如下圖,這裡的表土盡是風化的石灰岩碎石遍布,幾乎寸草不生,極度貧脊。站在這裡,二月底的白天中午依舊寒風刺骨,葡萄藤沒有老藤的存在,每株藤看起來都營養不良,矮小瘦弱。據說Bruno Clair他老人家當初可是用炸藥炸出來的,在布根地用炸藥開墾的可不只酒神Henri Jayer(開墾Cros Parantoux的時候),可見Bruno Clair跟酒神也曾經同為爆破大隊的一員。
文章參閱鏈結:
Cros Parantoux:人工風土的典範?

100%
高坡石灰岩地質,種種黑皮諾可以理解,種Chardonnay釀出的酒似乎想平凡也難了!

不同的石灰岩基岩加上其風化層,有獨特的微生物體系,影響葡萄吸收,造就出不同的酒風格。


四、誰是第四名 ?

經過本人多年反覆品鑑個人認為以下兩款有資格並列


沒錯,他們就是Domaine de la Vougeraie «Clos du Prieure» Blanc (Monopole),以及Domaine Christian Clerget Morey-Saint-Denis «Les Crais» Blanc,這兩個葡萄園的海拔比較低,葡萄園表土層比較厚,沒有像«En la Rue de Vergy»那樣貧瘠。



Domaine de la Vougeraie
位於Vougeot村的一款村莊級«Clos du Prieure» Blanc Monopole(紅白同園),適當陳年的«Clos du Prieure» Blanc可展現小一號1er Cru «Le Clos» Blanc的風範。當然,前三名的實力擺在那裏,只能當老四。


Christian Clerget«Les Crais» Blanc是混釀的,但Chardonnay比例90%。年輕即可飲,不分年份均優,盲起來我總是猜Meursault..這款酒相當平衡,細緻度也夠,Christian Clerge的酒即使是燥熱的年份也不會太突兀。但老話一句,前三名太優秀也只能當老四。搭配龍蝦刺身,一個字:爽



五、列舉其他夜丘白

上述的排名均為本人個人觀點,每位布根地愛好者心中都有自己最愛的夜丘白。整個夜丘從北到南,都存在過不同等級的Chardonnay夜丘白,Nuits-Saint-Georges產區尤其多樣(若干屬於皮諾變種的酒款雖有名氣但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例如Henri Gouges Nuits-Saint-Georges 1er Cru “La Perrière”,很有名但我覺得不太好喝….XD),一時列舉不完。在我有限的品飲經驗裡,只能局部列舉我曾經喝過或是特有名但我沒喝過的品項。


Marsannay :

這個產區併了三個市鎮的葡萄園,面積廣袤,很多是紅白同園的存在。價格人性一點的如下:


Jean Fournier Marsannay «Clos du Roy»,紅白均優,2026年可望晉級為一級園。白酒酒體濃郁強勁,但細緻度不足,持續力不長,層次變化不多,偶而喝很有趣,價格實惠,但夜丘白排不上前五。
近幾年,網紅Jérôme GaleyrandSylvain Pataille也出品幾款Marsannay的白酒,口碑不俗,有遇到可以試試。

Fixin :

被低估的村子紅白都有但白的也不常見。


Domaine Philippe Charlopin Fixin
«La Cocarde»,風格與紅酒雷同,酒體宏大強勁(相對於伯恩丘白),也是存在細緻度不足的問題。雖然Philippe Charlopin酒莊名聲在外,但我覺得他家白酒不太優,還是喝喝紅的好了。



Domaine Joliet Père & Fils Fixin 1er Cru «Clos de la Perrière »同樣在Fixin,紅白同園。
身為獨佔園的«Clos de la Perrière »面積约6.69公頃,來頭不小。在1855Jules Lavalle博士撰寫的《Histoire et Statistique de la Vignes des Grands Vins de la Côte d’Or》,«Clos de la Perrière »可是當時的Tête de Cuvée,過往,本園也曾經想變成“Perrière-Chambertin”Grand Cru未果,總的來說是塊好地。僅約0.5公頃種植Chardonnay,年產2,000瓶左右。


«Clos de la Perrière »Blanc
的酒體相對細緻,酸度宜人,香氣嬌嬈,展現出另一種夜丘白的獨特風格。如果要繼續排名的話,我會給他第六名(因為第四名有兩個)

Gevrey-Chambertin:

從來沒見過


圖片來源:winehog網站
Domaine Armand Rousseau Bourgogne Blanc
這款酒夜丘白我沒看過也沒喝過,都市傳說
聽說純內部招待,市面沒賣。類似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 Bâtard-Montrachet的概念。是ChardonneyPinot BlancAligoté.混釀的,瞻仰一下即可。

Morey-Saint-Denis:

本文已經有兩款本村的夜丘白入榜,Morey出的Chardonnay還真不賴


Georges Lignier et Fils Morey Saint Denis Blanc
此酒年輕稍微辛辣厚重(桶味重了點),酒精感強烈,不太平衡,適當陳年5~8年之後應該會好一點。耐心等待。


Chambolle-Musigny:


這個村子種Chardonnay的區域大部分在D974公路附近或另一側,基本都是大區的地塊,可以試試Amiot-ServelleBoursot Père et Fils或是Ghislaine Barthod的貨,畢竟是大區的地,集中度一般,價格合理的買來陳年看看,這種酒陳5~8年之後比較適飲。



Vosne-Romanée:

正常情狀沒有,有的話都不正常


圖片來源:台中天地人酒窖

Domaine Jean-Yves Bizot Bourgogne «Les Violettes»
Jean-Yves Bizot 
的功夫你不用懷疑,這款在村莊級地塊«Les Violettes» (隸屬Flagey-Echézeaux村,靠近Clos de Vouegeot圍牆)釀出來的降級白酒(不符AOC法規),產量不足200瓶,不是普通老百姓買得到、喝得起的。Bizot家族早在上個世紀的40年代就在這邊種Chardonnay(面積僅0.08公頃),我絕對相信可以PK夜丘白前三名,但這種東西知道有就好了,我明天還要上班


講到«Les Violettes»這塊村地,喝喝第四名(Domaine Christian Clerget)他家那0.37公頃的Pinot Noir(老藤,於1945 1946年種植)比較實在。

Nuits-Saint-Georges:


Domaine Jacques-Frédéric Mugnier Nuits-Saint-Georges 1er Cru 
«Clos de la Maréchale»

這是一個面積高達9.55公頃的獨佔園,«Clos de la Maréchale»(元帥夫人園)絕對Jacques-Frederic Mugnier搖錢樹!原本都是釀紅酒,據說Frédéric Mugnier在自家酒窖發現了一瓶1943年份«Clos de la Maréchale»Blanc,驚為天人...
於是在
20042005年,將園中一批種植於1964年的黑皮諾拔除,保留原始砧木,並在其上嫁接Chardonnay…我只喝過紅的沒喝過白的,有機會試試!

Côte de Nuits-Villages:

這裡是夜丘的最南端,在過去就是伯恩丘了。石灰岩聚集地。


Domaine Jean-Jacques Confuron Côte de Nuits-Villages «La Montagne» Blanc
紅白同園,口感厚重,需要陳年,系列品鑑不能放第一支,很多黑皮諾強度都不如他。搭配烤魚是不錯的選擇。


基本上PremeauxComblachienCorgoloin都是石灰岩層地質,沒有沖積扇的鵝卵石堆積,這裡紅白均優且價格尚屬合理。
夜丘幾個村子好喝Chardonnay比較集中在Morey-Saint-DenisVougeotCôte de Nuits-Villages (PremeauxComblachienCorgoloin)Nuits-Saint-Georges其中Vougeot可以深入挖寶,試試Domaine Bertagna Vougeot 1er Cru «Les Cras» Blanc


六、結論

夜丘白並不常見,若干年份表現優異的夜丘白其強度、張力以及深邃程度足以媲美北隆河的Marsanne無誤,但夜丘白的酸度又獨樹一格!這類酒款屬於小眾中的小眾酒款,再次體現Chardonnay百變女王的頭銜絕非浪得虛名!


銘謝


淡水4F小飯館老闆Jacky Chen04/02當天從12 :3015 :30全程陪我一起品鑑,我消費的金額不夠他餐廳當天的水電費,十分感謝Jacky Chen情義相挺,把整間餐廳最棒的c位讓給我使用,再次表達感謝!




作者簡介:劉家齊(Michael Liu)


1998年投入電漿設備製造業迄今逾25年。同年從喝波爾多入門葡萄酒,兩年後喝到人生第一瓶布根地黑皮諾(1996年份的Domaine Michel Gros Chambolle-Musigny ),深得我心,從此情定布根地!
本人沒有考取任何跟葡萄酒相關的證照,透過品酒會、請教達人專家、拜訪酒莊等方式自學相關布根地風土與釀造知識,並於學習過程中,將自身體驗與心得消化後整理分享給熱愛葡萄酒的朋友。自2009年起,陸續發表葡萄酒相關文章於QQ/微信公眾號/Google部落格等平台迄今合計逾300篇;超過150萬字。在工作之餘,將持續以一個消費者視角,理科男的手法,分享更多與葡萄酒相關的資訊及心得,期待能夠抛磚引玉,以酒會友,廣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