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 更新原因 | 主要更新內容 |
文章首發日期 | ||
參考Domaine Bertagna的IG,可更明確顯示小河「La Vouge」的源頭之一 | 1.補充La Vouge河源頭的文字描述與圖片、視頻等資訊 2.補充Chambolle-Musigny村段水源源頭路徑照片數張 3.更新La Vouge河整治工程視頻的路徑,觀看更容易 | |
前言:
Chambolle-Musigny村的原始命名的兩個關鍵元素:「位置」跟「水」。
Outline:
1. « Les Chatelots »名稱由來
2. 實地考察
3. 何謂「背斜谷」 ?
4.「Chambolle-Musigny」名稱的由來
5. 近期品鑑
6. 結論
補充資料:認識一條小河「La Vouge」
« Les Chatelots »位於Chambolle村西面的背斜谷沿Grône河道的沖積扇區域,過去暴雨後易氾濫。這裡的葡萄園地質類似舊河道延伸的«Les Combottes»及«Aux Combottes»。
«Chatelots»源自拉丁文”CASTELLUM”。在羅馬帝國奧古斯都大帝時代的建築師Vitruve著作中可以找到,意即«water cistern, water tower»(水池、蓄水容器,水塔)。這裡的地勢低窪,估計過去曾保留了Grône河氾濫溢出的河水一段很長的時間,故有此命名。Grône河氾濫問題經歷代整治,河道已經地下化了。
2.實地考察:
葡萄園實拍如上圖片所示。此園面積約2.9639公頃,園中有數條小徑,還算寬敞。葡萄藤密度不算高,相較於鄰近«Les Feusselottes»,葡萄園局部地勢明顯低漥,據當地酒農表示,河道地下化之後,即使暴雨,此園也不會積水了(排水很快)。
此園即使是屬於Combe(背斜谷)沿Grône河氾濫後河道的沖積扇區域,但園中靠南面還是可以找到許多侏羅紀中期Bathonien(巴通階)Comblanchien(貢布隆香)石灰岩。如下圖片所示。表土層不軟爛,小石塊分布多。
Les Chatelots一級園與其他眾多的布根地葡萄園類似,可細分割為多塊不同編號的地籍,作為土地繼承或買賣的產權持分與繳稅依據。
3.何謂「背斜谷」?
地質延伸閱讀:重新認識Bonnes Mares Grand Cru(邦-馬爾 特級園)
金丘褶皺山系立體模型。圖中黃色箭頭處即為影響Chambolle-Musigny村葡萄園發展關鍵的Combe Ambin。
Combe(背斜谷)形成的基礎是褶皺山系,理論上背斜拱起為山嶺,凹陷處為谷地,如下圖所示: 岩層在強大的擠壓作用下,發生塑性變形,產生一系的列波浪狀的彎曲。
背斜:未受侵蝕,成為山嶺;久經侵蝕,成為谷地;中段岩層老,兩翼岩層新
向斜:未受侵蝕,成為谷地;久經侵蝕,反成山地;中段岩層新,兩翼岩層老
侵蝕前、後示意圖如下:
所以Combe(背斜谷)地形所顯示的是一個短、深、陡的峽谷並可能伴隨河流的源頭。
4.「Chambolle-Musigny」名稱的由來
年代久遠就可能存在多種不同的說法,一般常流傳的不外乎下列三種,如下描述:
說法A:
Les Chatelots一級園位於整個Chambolle-Musigny區域的正中心位置。在西元1112~1119年的Cîteaux教會文件中顯示,當時村子被稱作: 「Cambola」。「Cambola」這個命名源自一個高盧名字:「CAMBO」意即”河流灣道”,這樣的描述在高盧語言中已經存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於是可以自然地理解為”位於河灣的土地”、”河邊肥沃的土地、優質的土地”等等含義。
事實上,Chambolle-Musigny村的名字來源於它所處的位置。村子位於combe(背斜谷)的盡頭。在山腳下一條河流的轉彎處,這條曾經叫Grognot的河流源頭出現在Combe Ambin(又稱作Combe de Chamboeuf) 的露頭山腳處。
以上是「位置」的元素。
chapelle de la combe ambin(Grône河源頭處的小教堂,是一個古老的禮拜場所)
Grognot是Groin(豬鼻子)的*指小詞,暗示這個外露的形狀很像豬或野豬的鼻子。
這條河近代被稱為Grône,但在更早的西元914年被命名為Graunna。它的名字來源於前印歐語系的詞根KAR/GAR,簡化為兩個字母:GR。
如今,這條遇暴雨會氾濫的河,經歷代整治已經地下化、渠道化了,成為一條石造的地下運河,河水經過地下渠道匯集流入Vouge河。(詳見補充資料段落描述)
由於Musigny是該村最負盛名的特級園,在1878年4月15日的一項法令中,(為了商業行銷、提高知名度的目的),Musigny的名字被加到了Chambolle之後,演變成今日赫赫有名的Chambolle-Musigny!
*指小詞
在構詞學上,有一種頗為有趣的構詞法,英語稱為 diminutive,中文譯做「指小詞」,由於這種方法一般出現在詞尾,故又可以叫做 diminutive suffix(指小詞綴)。所謂 diminutive,就是指在詞尾加個詞綴(或語素)使整個詞有「變小、縮小」的含義,從而再引申出「年輕、親昵、可愛」的多層意義。
說法B:
“Chambolle”這個名字來自拉丁文”Campus Ebulliens”或”Champ Bouillant”(意指boiling field),這顯然是描述了Grône河在暴風雨後河水暴漲且溢出它原本的小河道到相鄰的土地。洪水氾濫就像滾燙的水一樣……這個村莊在西元1100年時被稱為Cambola。
說法C:
古人相傳,Combe Ambin下隱藏著一個由精靈守護的巨大地下湖。當路人不悅他時,他生氣了就「放浪」,大水就氾濫了。於是居民們請求聖母的幫助,將她鎖在石頭裡。從那天起,村莊再也沒有淹水了。(感覺像法國版的孫悟空…)
但聖母具體是哪一天把她制伏?咱不知道,咱也問不到……
因為根據文獻記載,在西元1744年、1900年、1944年、1965年,Grône河水氾濫依舊肆虐了這個寧靜的小酒村。
西元1900年7月28日發生大水災,水位紀錄於了巴塞街(rue Basse)上的一處房屋的外牆上。
以上三種說法,你信哪一個?喝吧,講這麼多還是要喝一喝才算數。
5.近期品鑑
A款:
2014年份Ghislaine Barthod, Les Chatelots Premier Cru
品鑑時間:2020/04/18
女釀酒師Ghislaine Barthod在Chambolle-Musigny擁有眾多地塊(Chambolle+Gilly-les-Citeaux葡萄園面積約5.86公頃),當你水平品鑑她的作品時,很容易體驗不同的葡萄園地塊的差異。是了解Chambolle-Musingy風土特徵很棒的活教材。
這款Les Chatelots有點嚴肅,酸度中高,香氣不諂媚但以結構取勝。杯醒六小時後,標誌的涼茶香氣,口腔表現餘韻杏香、櫻桃汁口感,回甘稍弱但生津。喝得出些微酵母感但非自然酒。一派Ghislaine Barthod的風格。這不是一款年輕時易飲的Chambolle-Musigny一級園,建議陳年四年後再開瓶試試。
B款:
品鑑時間:2020/05/17
Marchand Tawse品項極多,並非年年優異、支支精彩,所以消費者還是要慎選。
這酒提早12個小時恆溫瓶醒之後,帶到餐廳裡入杯後直接展現出馥郁、深邃的香氣,一絲土味但不影響這種高貴又難以複製的芬芳。中高的酸度搭配牡丹天婦羅店裡的幾道料理顯得相得益彰。入口絲滑細緻,尾韻薄荷、杏香悠長;回甘且生津。Marchand Tawse在這葡萄園沒有土地,是收購的葡萄。但Pascal Marchand還是憑藉著他與他團隊高超的釀造技藝,把chambolle村理論上該有的元素發揮的淋漓盡致,儘管才六年的一級園酒,現在就可以喝。
6.結論
無可取代的Chambolle-Musigny......
出生於Gevrey-Chambertin村的法國著名詩人Gaston Roupnel (1871~1946 ),形容Chambolle-Musigny的酒:
"a wine of silk and lace;supremely delicate with
no hint of violence yet much hidden strength.”
所以,Chambolle-Musigny的好,等著你自己體會!一切盡在不言中......
補充資料:認識小河La Vouge
文中反覆提到的Grône河,經過歷代整治已經地下化,在衛星地圖上幾乎看不到其兩個源頭河道了。如下圖所示:
在Chambolle村段,Grône河地下化後的排口,排出的水先導入《Les Hauts Doix》以及《 Les Amoureuses》下坡處的人造蓄水池,再匯流入La Vouge河,路徑如下所示:



另一部分的水源位於Vougeot 村的葡萄園1er Cru《Clos de La Perrière》Monopole旁的出水口匯入(視頻如下,取自Domaine Bertagna的IG),與上述蓄水池的水流形成現今的La Vouge河,然後在Losne再匯入La Saône河。這條蜿蜒的小河的總長約33公里
La Vouge河整治修繕工程視頻:
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rn4BJ1Yn3w
常常說法國人沒效率、常罷工,政府組織官僚問題嚴重,但是法國人對於國土景觀的維護保養不遺餘力,不是在嘴上說說而已,這一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作者簡介:劉家齊(Michael Liu)
1998年投入電漿設備製造業迄今逾25年。同年從喝波爾多入門葡萄酒,兩年後喝到人生第一瓶布根地黑皮諾(1996年份的Domaine Michel Gros Chambolle-Musigny ),深得我心,從此情定布根地!
本人沒有考取任何跟葡萄酒相關的證照,透過品酒會、請教達人專家、拜訪酒莊等方式自學相關布根地風土與釀造知識,並於學習過程中,將自身體驗與心得消化後整理分享給熱愛葡萄酒的朋友。自2009年起,陸續發表葡萄酒相關文章於QQ/微信公眾號/Google部落格等平台迄今合計逾300篇;超過150萬字。在工作之餘,將持續以一個消費者視角,理科男的手法,分享更多與葡萄酒相關的資訊及心得,期待能夠抛磚引玉,以酒會友,廣結善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